唐老汉知道唐母的脾气,瞧她昨晚那气愤劲儿,觉得她也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来,可这话说得未免也太不中听了吧?“你说这话人家还送你肉丸子?”
    唐老汉愣愣看着那满大碗的肉丸子,感觉这事儿有些玄幻!
    换作是他,听到唐母那话,不拿扫帚哄她都是好的!
    这老王媳妇儿怕是脑子进水了?还送肉丸子给她?“咋的?就许她们来膈应人,我就不能去膈应膈应她们!”
    唐母挺了挺胸脯,逼得唐老汉节节后退。
    “好好好!
    你能,你能!”
    唐老汉举起烟杆子做投降状,他刚刚就不该多那句嘴!
    七七年的腊月只有二十九天。
    腊月二十九那天就顶往年的年三十过,今天已经腊月二十七,早饭后唐家几兄弟就进山了,打到猎物,年三十饭桌上也能添道肉菜。
    老唐家好些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如今日子虽然好些了,但几兄弟却养成了这习俗。
    唐母和蓝果儿今天要做的事儿可不少!
    她们要蒸馒头、蒸年糕、炸肉丸子、灌肉肠把正月里要吃的东西尽量多的准备出来。
    蓝果儿很喜欢这种传统的年节气氛,边学边做,在唐母身边打着下手。
    “娘,您究竟怎么跟王婶儿说得?让王婶舍得这么大出血,送您这些肉丸子!”
    唐家如今是不缺这点肉了,可村子里各家却都不宽裕!
    即便是村长家,那也是过年过节才舍得买些肉吃的。
    王婶儿送出的这碗肉丸子,怕是把她家过年的份例分出大半了。
    “哼!
    你嘴严,又不在村子里待,跟你说说倒也无妨。”
    提起这事,唐母愤愤不平,舒口气才道,“当年,那王巧还是姑娘的时候,丈着她爹是村长,对象也是挑三拣四的。
    她呢,刚好又跟你大哥同岁。
    村子里的王媒婆就想撮合她和你大哥。
    咱家条件虽也不算好,但家里男人多,个顶个又都有把子力气,吃的,住的,在村子里也都是数得着的。
    那王巧呢,刚开始也同意了!
    说好一个月后,两家就把亲事定下来。
    没曾想呢,就赶上了那城里的知青下乡。
    咱村当时就下来十来个城里的小伙子,个个长得白白净净,一身书生气。
    那王巧不知怎的,就跟其中一个叫赵青军的知青勾搭上了。
    那天农忙,半晌午的全村人都在地里忙活着,我看天热,怕家里男人中暑,回家给他们取白开水。
    经过村口那草垛子,就听后面像是有什么动静。
    我还以为是山上的野鸡下山了,想着万一能逮着,这不刚好可以在农忙的时候给家里人补补身子。
    我就轻手轻脚地绕了过去谁曾想,就看到那辣眼睛的龌龊事!”
    唐母说着还“呸呸!”
    两声,“那两人看到我,小脸都吓青了!
    提裤子的提裤子,系扣子的系扣子再后来又是磕头又是扇自己耳刮子,求我不要将这事儿说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