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两家素有渊源,蓝果儿请他们进入车厢就座,同时在伍爷的介绍下知晓了蓝家与花家的过往。
    花家在海市是有名的书香世家。
    然而,至花老太爷,即花夭夭太爷爷那一辈时,因其性情耿直、守旧,且遭小人利用、挑唆,发表了抵制新政府的言论,致使家道中落。
    花家历来男丁稀少,到了花爷爷那辈,也就只剩他一个了。
    又因自幼身体孱弱,除却教授他人读书识字、舞文弄墨外,但凡需用力气的活计,他是一点都做了不!
    那时正值北洋zf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花家的家境亦愈发艰难。
    十七岁的花爷爷甚至因饥饿难耐、营养不良,而昏倒于马路之上!
    幸而,被路过的蓝老夫人与花奶奶碰见。
    蓝老夫人与花奶奶都是当时女子中学的学生,两人家境相当,兴趣相投,入学后,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好闺蜜。
    两人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晕倒在地无人问津的花爷爷,心生同情,便叫了黄包车将他带到了花奶奶家中。
    也正是花奶奶的此番善举,令青春年少的花爷爷对花奶奶一见钟情。
    相处过程中,二人渐生情愫,倒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蓝老夫人嫁入蓝家后,两家人常有往来。
    待到鬼子战争爆发,百姓苦不堪言,花家这样的书香门第,日子更是艰难!
    尤其在花父降生后,花家上有老下有小,全家老小皆依赖花爷爷那微薄的教书费糊口,数次濒临绝境,幸得蓝家屡次接济,才勉强渡过难关。
    直至花父成年,因其过人的才华受到上面的赏识,花家才逐渐迈向繁荣昌盛。
    在蓝家遭遇变故后,尤其是在十年前那场运动伊始,花父更是不遗余力,为蓝家四处奔波。
    说起来,两家在风雨中也算是相互帮衬,交情匪浅了。
    “听说,你父亲现在已经是海市的副市长了?”
    近些年,两家久居两地,往来自然不比从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