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色越来越黑,四周点起了数不清的烛火。
    三个高大的观赏台和周边树木,也挂起来灯笼。
    而且在远离人群的空地上,还燃起了十来个篝火。
    “铛!”
    铜锣声响起,最后一轮诗会也开始了。
    礼部署官高声喊道:“最后一轮,以中秋为题,时间两炷香!”
    当杜荷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心里没有丝毫的犹豫。
    “《水调歌头》四个大字跃于纸上。”
    最后一轮,绝大部分人思考的时间最短,甚至有些人没有思考直接奋笔疾书。
    因为大家都猜测到,最后一轮的题目跟中秋相关。
    不少人提前准备好了中秋相关的诗词。
    可以说,最后一轮的比拼,才是最激烈的。
    时间飞逝,圆月逐渐爬到半空。
    银辉洒落,月满人间。
    “铛~”
    铜锣响起,随即一道高呼传来:“作诗时间结束,停笔。”
    过了半刻钟,写着甲等上评分的《水调歌头》,被拿到中间的高台上诵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良久过后。
    李世民握着诗卷,感慨万分说道:“此词一出,以后再无人敢作中秋之词!”
    李丽质看着上面熟悉的文字,疑惑说道:“也不知道这个大才是谁,一连作的三首诗,均为千古留名佳作。”
    在万众期待之下,中秋诗会的前十名也评选出来。
    礼部署官高声喊道:“现在宣布本次中秋诗会前十名人选,稍后被念到号牌的人,请到中间高台领赏。”
    “38号、168号、、666号、1500号。”
    很多准备了大半年,却没有被念到号牌的人,感觉天都塌了。
    叹气声不绝于耳。
    杜荷抓着木牌站起来,准备朝高台的方向走去。
    房遗爱脸色一愣,他傻乎乎地问道:“杜荷你去哪里?那是去领奖的方向,如厕要往侧边走。”
    “嘿嘿,房老二,待会你就知道了。”
    “不不会吧!”
    房遗爱看着杜荷一步步朝中间的高台走去,他的双眼都快瞪出来。
    杜荷这厮进前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