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靖难之役与朱权的别样人生
建文帝朱允炆因“仁柔少断”
,朱元璋曾欲换太子,因刘三吾劝谏作罢。
朱允炆即位后,朱棣直奔京师,朱允炆令其返回,朱棣不悦。
朱棣遣长史葛诚入朝,朱允炆向葛诚密问燕王府事,派其回燕王府作内应。
朱棣察觉异样,托病观变。
面对势力膨胀的藩王,尤其燕王朱棣,深感不安。
在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削藩。
采取强硬手段,或废为庶人或逼其自杀。
对有问题的亲王下手,先后废除五位亲王。
这种激烈做法引发其他藩王的恐慌与不满。
燕王朱棣深知自己将成为削藩目标,于是暗中筹备起兵。
他在北平广纳人才、扩充军队,同时装病装疯迷惑朝廷,以争取时间。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
之名起兵,“靖难之役”
爆发。
战争伊始,建文帝掌控全国资源和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朱棣仅有北平一地的兵力。
建文帝用人失误,派去的将领李景隆多次战败,损失巨大。
朱棣则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逐渐扭转局势。
白沟河之战是靖难之役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建文帝后,迅速解除了北平外围的威胁。
建文帝先拜耿炳文为将讨伐朱棣,耿炳文在雄县、莫州、真定三战皆败。
同年八月,建文帝以李景隆取代耿炳文负责平燕事宜。
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与朱棣的军队在白沟河展开会战。
战役翻过,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朱元璋儿子们的世界。
朱权,朱橚便是这其中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一位。
朱权(公元1378年—公元1448年),朱元璋体的宫词组诗《元宫词》103首。
洪熙元年闰七月二十日(1425年9月2日),朱橚逝世,享年65岁,谥号为“定”
,葬于禹州明山(今河南省禹州市老官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