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了官场斗争,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发展。
    可他们哪里懂从哪里修路会提高经济建设,哪里懂什么地方该种什么粮食会获得丰收,哪里懂提高关税降低关税有什么作用?这些东西超纲了呀。
    若非赵骏这些年一直稳定的制定发展路线,恐怕他们全都得束手无策,任由国内野蛮发展了。
    “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也得发生转变,就好像我们后世七八十年代风气保守,男女拉个手都脸红。
    可放在二十一世纪,那就都不算什么事了。”
    赵骏笑道:“诸位相公虽然确实很难做好对未来的打算,却也稳定了国家基础,农业和人口才是根本,这些大家功不可没。”
    “好了,伱也不用这么说了,反正以后你要做什么,我们都无条件支持就是了,反正我们也不懂。”
    晏殊笑了笑。
    如果是以前,赵骏做出规划,他们还能提供修改意见。
    现在的话,那纯粹就是两眼一抹黑。
    因为时代真的变了。
    他们在封建社会那一套,已经无法再用到工业社会。
    “那刚好,其实我也打算实行新的改革了。”
    赵骏笑了笑。
    “哦?”
    范仲淹来了兴趣,问道:“又打算改革什么?”
    “有些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些是大变化,国家越来越庞大,就意味着要管理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每过一段时间改革,把冒出来的问题解决,这样才能发展长久。”
    赵骏说道。
    庆历新政经过了足足六轮,如今十年过去,效果显着。
    但有些东西已经算是过时。
    就如同我们曾经大力学习过毛熊老大哥的制度,最后却发现那些东西并不适合我们一样。
    我们自己的国内变化,也要时时革新,而不能墨守成规,只想着吃老本。
    “那什么时候开始?”
    范仲淹问:“你具体做了哪些计划?”
    “什么计划也没有。”
    赵骏摇摇头。
    “啊?”
    范仲淹愕然道:“那你还说要搞新改革。”
    “因为很多问题藏在水面下,还没有看到,依旧要下基层啊。”
    赵骏长叹道:“这一次,我又要走一遭天下了。”
    当年他行走天下两年,看到了很多基层的东西,于是才有了大量的变革。
    现在老百姓日子是过好了,原本基层的黑恶势力,地主欺压,官员欺压,现在也已经少了许多。
    然而新的问题必然面临新的挑战。
    谁知道基层又出现什么新问题,百姓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比当初过得更好?所以赵骏必须再走一次,而且以后要多走,时时刻刻前往民间,与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够知道,大宋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
    (本章完)201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