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至少目前城外的地价还是比较低,且基本上都是在朝廷手里,也进行了限卖,不允许有心人大规模囤积。
    赵骏打算等过两年完成了军队改制,把厢军纳入建设兵团,就成立国有建设企业,把城外的房地产开发都交给他们来做。
    到时候大宋对外吸血哦不,贸易。
    对内搞大基础建设,加上房地产刺激经济,允许银行业和金融业发展,在全国开设交子铺,允许民间借贷。
    四管齐下,这经济还不飞上天了?甚至通货膨胀都不用考虑,大宋只需要无脑印钱就行。
    因为到时候大宋的铜钱就像美元一样成为全球硬通货,把国外的铜矿买进来,再制成铜钱出去买铜矿,怎么想怎么觉得有点离谱。
    当然。
    那还是以后的事情。
    至少现在大宋虽然蒸蒸日上,可依旧没有超脱古代封建社会的秩序。
    还需要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更上一层楼,需要蒸汽机时代到来,才能完成更大的内部改革。
    “知院,这雪下了十多天,把道路都掩埋,河面都结冰,开封府出资,雇佣了一万三千六百七十四人,每日耗资约两千贯,花费了六日时间,将全城大雪清除,将冰面破开。”
    开远门外汴河边上,开封府通判包拯向赵骏介绍着最近城里的建设活动。
    国税和地税改制之后,开封府作为首都官府也拥有了一定财政权,汴梁商业活动以及城市管理产生的费用都会缴纳到开封府,由此产生了税务经费。
    虽然这让朝廷的税收严重下降,但让地方政府有了钱,那就能办不少事情,比如这扫雪工作,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雇佣了一万多人?那每人每天薪资看来还不错嘛。”
    赵骏笑着说道。
    他环顾着远处,西北方汴河船只徐徐而来,比春夏秋时期少了许多,但这可是冬天,以往冬天漕运是彻底停船了的。
    现在看来黄河治理工作以及破冰行动还是做得可以,至少能保证汴梁通航。
    “说来惭愧,每天只有90文。”
    包拯摇摇头道。
    “每天90文?是少了点,那多出来的三百多贯是什么情况?”
    赵骏纳闷,难道这么快就开始上下其手了?这也太快了吧。
    “是用来购置工具了。”
    包拯说道:“这些工具怕是用完就得存起来。”
    赵骏想了想道:“那就放在街道办,你们开封府要设立环卫部门,长期雇佣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做到城市干净、整洁。”
    “嗯。”
    包拯点点头:“这事我会向刘知府禀报知院的意思。”
    “除了卫生工作以外,还有街道规划、基础设施、城市道路、绿化环境、经营环境、商铺整顿等等,都是开封府的职责,你的担子不小啊。”
    “下官不会辜负朝廷众望。”
    “这就好,老包,好好干,这开封府尹的位置我是留给你的,我很看好伱。”
    赵骏拍了拍包拯的肩膀,笑着说道。
    现在开封府尹的位置流动性还是比较大,主要用于安置一些即将往各部尚书、侍郎升迁的官员。
    府里的具体事务都是包拯在处理,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潜规则。
    谁都知道这其实是知院为了给包拯做政治资历积累,加上他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所以历任开封府知府都把工作交给他来做。
    主官反倒会参与各个部门的日常事务,以便将来入部。
    不过饶是如此,老包也已经算是在坐火箭了,从景佑四年一个从八品到现在从五品,升迁速度基本上就是每年一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