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斌拿来的材料是关于新一届县委委员、常委、以及几套班子主要人选的初步建议名单。
    李仕山没急着翻名单,而是示意陈文斌坐下,亲给他倒了杯茶。
    “文斌,辛苦。
    名单先放这儿。”
    李仕山语气平和,“差额人选,定了几个?”
    “按您的意思,都选的是顾大局、懂分寸的老同志,还有新提拔上来的新同志,他们领会组织意图的能力都很强。”
    陈文斌回答得很谨慎。
    这几天他可是仔细的揣摩过李仕山的意思,熬了两个通宵确定了名单。
    “嗯,人选要‘稳’,更要‘明事理’。”
    李仕山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
    陈文斌注意到李仕山的逻辑重音放在了“明事理”
    三个字上。
    李仕山又接着道:“该找他们谈谈心的,你要亲自去,不能找别人代替。”
    “你的话呢,不用得太透,但意思要到位,组织信任他们,希望他们发挥好作用,体现好民主。”
    “个人的进退荣辱,组织上会统筹考虑,不会亏待踏实做事的人。”
    “是,书记。
    谈心谈话,我亲自来。”
    陈文斌心里明白,这“谈心”
    要是谈不好,是要出事的。
    李仕山见陈文斌明白自己的意思了,这才拿起那份名单,看似随意地翻看着,目光扫过一个个名字。
    在翻到其中一页时,突然停顿下来,在几个关键人选的名字上停留了片刻,指也在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边缘。
    最终,他放下名单,只淡淡了一句:“总体框架可以。
    具体细节,你们再斟酌斟酌,务必周全。”
    陈文斌可是全程观察李仕山的动作,他停留的位置,心里已经默默记了下来。
    看来那一页的名单,李仕山还不满意,还要调整。
    陈文斌感觉已经的差不多了,站起来微微躬了躬身:“书记,那我先去落实。”
    “嗯。”
    李仕山目光依旧落在窗外那片梧桐叶上,只淡淡应了一声。
    陈文斌抱起那份被书记摩挲过的名单,脚步放得极轻,几乎是踮着脚尖退出了这间莫名令人窒息的办公室。
    走出办公室,陈文斌才敢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他定了定神,目光扫向走廊两侧。
    那里,都是等候向李仕山汇报的官员,有财政局长、发改主任、还有两位即将面临调整的乡镇党委书记。
    他们或低头看着脚尖,或盯着墙上某个位置出神,姿态各异,但无一例外都透着一股心翼翼、屏息凝神的紧绷感。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沉重得让人呼吸都有些发涩。
    看到陈文斌出来,几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脸上挂起了讨好的笑容。
    陈文斌努力维持着脸上的平静,朝他们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脚下却不敢有丝毫停留,快步向自己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回到自己办公室,陈文斌反关上门,才真正松弛下来。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几棵在秋风中摇曳的老树,心绪却久久无法平静。
    这位年轻的书记,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心思深得让人发怵。
    那份看似随意的停顿,指无意识的摩挲,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有深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