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道高一丈 (第2页)
“新车肯定贵一些的,”
车铺老板“嘿嘿”
一笑,“一口价,马克。”
“你这车漆都掉了这么多了,而且1年就跑了13万公里,还卖?”
董锵锵故意摇头做不满状,“这也太离谱了吧?”
俗话说褒奖是看客,贬低是买家。
如果买家一直夸好,那这笔生意十有八九做不下去。
但如果卖家横挑鼻子竖挑眼,除个别情况外,那就说明对方是真心想买,找茬的目的是为了压价。
车铺老板经商多年,自然深谙其中的门道,一听这话就知道董锵锵心里在想什么。
“那些就是些皮外伤而已。”
车铺老板豪气冲天地保证道,“只要,我保证给你一辆新车。”
“新车?”
董锵锵故意长叹一声,“不对不对,现在这款新车也才4万多不到5万马克,你这车都这样了还要?那我真买不起。
你还是继续留着给下个有缘人吧。”
说罢,董锵锵转身迈步作势就要离开。
董锵锵虽然是在讨价还价却并没给出一个自己的报价,他之所以会这么说,完全是因为老白在他买车前曾特别提醒过他:如果车行的车主是德国人,那最好不要还价或还价极少,因为德国人的报价通常是一分钱一分货的,贸然砍价很容易引起纠纷。
但如果卖家不是德国人,那就可以适当还价。
但不管卖家是哪国人,如果董锵锵不打算买就千万别还价,免得惹出不必要的是非。
可老白也只是给了他个策略,具体多少才是“适当”
并没告诉董锵锵。
董锵锵确实有心买,但对方的报价的确又太贵,他犹豫了两秒,还是决定忍痛割爱。
但车铺老板岂肯放过到嘴的肥肉,立即在他背后高喊:“那你想出多少?”
没等董锵锵作答,有车铺伙计叫老板回办公室接电话。
趁他回去接电话的空档,董锵锵连忙给端木打电话让他帮自己查一下网上有没有类似车辆的报价。
端木的效率一如既往的高,很快给了他回复:网上能查到的同款二手车,如果没有大毛病,(里程数)6万公里的车大概售价在到马克之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