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沈云瑶在心里大声呼唤!
    但是满朝文武可不敢接茬。
    永兴帝听后,却陷入了沉思。
    这些年来,北昭的婚娶受到了临近的诸如赵国、魏国、南楚国的影响,务求奢靡。
    特别是一些高官和富商,他们举办的婚娶往往都是极尽奢华,奢侈之风盛行。
    自国公到百姓,娶妻生子成了大多数人心中的噩梦。
    永兴帝不由得想起来一些事情,特别是这年。
    那可谓真的是纸醉金迷!
    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士农工商,贫民百姓。
    在婚娶这个方面,可都是争相攀比。
    无论是二八年华的佳人,亦或是人老珠黄的老妪,所有人都争奇斗艳,穿的是绫罗绸缎,喝的是玉液琼浆,吃的是山珍海味,用的是金银珠宝。
    整个北昭,似乎都盛行着这股风。
    前年,忠王娶个妾,花了白银两万两。
    不过这不是最贵的。
    所有的人都崇尚一些富贵的嫁娶,一言以蔽之就是婚娶只有一次,不想终生遗憾。
    所谓王侯将相,需要万两白银。
    达官显贵,需要千两白银。
    而士农工商,也需要百两白银。
    当然,反过来。
    一些富贵的人家,嫁女也需要陪嫁很多财货。
    比如最近三公主沈闻莺要出嫁的事情,永兴帝就是因为嫁妆严重不足,而一直拖着。
    皇帝嫁女儿,嫁妆起码二三百万两白银。
    而北昭一年的税收才马马虎虎五六百万两白银。
    却要承担那么繁重的嫁娶嫁妆,这也迫使很多时候,永兴帝都要求助于皇后娘娘私人的荷包,填补亏空,才能做到收支不那么失衡。
    永兴帝靠着砍了几个尚书和国公,才在里边勉强凑出来一些。
    而一般的皇族、文武百官的嫁娶虽然没有皇帝嫁女儿这么离谱,但是仍旧也要陪嫁很多。
    一方面就是为了面子,人在高位,脸面很重要。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风气不好。
    人们互相攀比,导致奢靡之风盛行。
    永兴帝有时候觉得,这婚娶就是一个形式罢了。
    如果得遇良人,那一切顺心。
    如果遇人不淑,那么再美妙的婚宴,日后也是一地鸡毛。
    当然了,这一切对于文武百官亦或是对于皇族、门阀世家,都还可以。
    毕竟,这些人富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