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后,朱炳坤马上去了九楼,向徐晨亮汇报了此事。
    他知道古佳涵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这个时候的古佳涵,恐怕已经在来市里的路上了。
    得知淘沙县要抢手机项目,徐晨亮也一下子紧张起来了:
    “要不要把高鼎文等人先转移?如果让淘沙县与他们接触上了,搞不好就跑啦。”
    人就是这样的,当你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
    而当你觉得快要失去的时候,才发觉原来是那么的珍贵。
    原本他觉得,现在上马手机项目,有些太仓促了。
    而淘沙县的做法,则让他明白,是自己太迟钝了,竟然没有看出手机项目的诱人前景。
    “那倒不用,就算淘沙县与他们接触,高鼎文也不会轻易去淘沙县的。”
    朱炳坤没有把话说死,其实,他觉得就算古佳涵与高鼎文接触了,哪怕她费尽三寸不烂之舌,也不可能请得动高鼎文。
    朱炳坤掌握着手机发展的未来趋势,他知道哪些手机的功能,是人民最需要的。
    而哪些鸡肋功能,是无需研发,并且能降低成本的。
    徐晨亮急道:“高鼎文缺的是资金,而淘沙县有的是钱,一旦古佳涵给出一个无法拒绝的高价,说不定他就改变主意了。”
    朱炳坤微笑着说:“高鼎文有技术,淘沙县有钱,我们有政策,有场地,有熟练的工人,把这些整合起来,正好可以组建一家通讯器材公司。”
    让淘沙县投资,也算变相参与了手机制造。
    只要能拿到利润,手机项目有没有落户淘沙县并不重要嘛。
    古佳涵也说了,如果手机项目不能落户淘沙县,要给她一个最优惠的投资方案。
    徐晨亮诧异地说:“整合?”
    朱炳坤的话说得漂亮,但淘沙县就没政策,就没场地,就找不到熟练的工人么?说到底,高新区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想要掌握主动权,难上加难。
    朱炳坤说道:“我的意见是,淘沙县可以投资,他们财大气粗,投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都可以。
    但项目,应该落到高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