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山区内,有很多隐蔽的单人工事。
    提前挖好了深坑,躲在杂草后边,突然的冒出来,把手榴弹扔进人群中。
    茂密的杂草成了八路最好的掩护手段。
    单兵、班组、连排等小股兵力的反击手段多样,在单独作战的时候,往往爆发出令人惊喜的一面。
    迅速打掉了进入山区的鬼子。
    小鬼子最大的特点是顽固,他们的训练几乎变态,每个鬼子都像毫无感情的杀人机器。
    遭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味盲目的硬打死守。
    双方武器装备相差不多,或者日军火力处在下风的时候,几乎没有出现以弱胜强的例子。
    这种顽固跟极端会加大人员伤亡水平。
    譬如眼前,明知道丁伟的部队布署了各种陷阱,鬼子还是一股脑的往山区内钻。
    被打疼了,迅速补上一波,妄图用精锐的单兵杀穿山区。
    双方在山坡内游斗,鬼子被四周出现的八路打的不知东南西北。
    多支部队往前突进,一路杀进了山区腹地,看四周都一样,翻看地图也不知道处在哪里。
    俨然形成了一场大混战。
    丁伟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班组火力优于鬼子,混战过程中会减弱飞机、火炮的威胁。
    关东军的飞机,总不能连自己人也炸吧。
    利用对山区地形的熟悉,依托地形阻击、突袭、游斗、包抄。
    各连队活跃在一片区域,配合主力营,形成包围攻势。
    大乱战开启,丁伟单独让张大彪准备预备兵力。
    “鬼子擅长在夜间突袭,这也是我们擅长的本事,安排好预备兵力,安顿预备火力。
    我要在晚上钓大鱼。”
    “段鹏,让特战营集合,一个师团的中将指挥部,对你而言还是有些价值的,给我找到它,端掉它。”
    “卫国,安排装甲团,在晚上形成防守火力。”
    “我要在夜间跟23师团分出胜负。”
    这一战考验双方的韧性,更考验双方的预备兵力。
    鬼子自恃有上万人马,损失千人,还有上万人,打就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