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残兵千骑归 9 (第3页)
袁端道:“自然是要上奏的,只是我等还要议出一个章程来才好,否则圣上问起来,我等如何奏对?默之,这份奏札,你如何看?”
崔言道:“初看之下,我也如宋相公一般想法,但越想越觉似有不妥之处,却又不知是哪里不妥。
是以才要请二位相公明断。”
袁端点头道:“我亦觉有些不妥,但我三人皆未经历军旅,是以难以察觉何处不妥。
还该请卢太尉来一同商议才是,否则见驾之时,我等一问三不知,岂不失了臣子本分。
默之,速遣快马召卢太尉到政事堂议事,再与我等一同见驾就是。”
崔言答应了,急急出去遣人办差,须臾又回到暖阁之中。
三人相对无言,各自思索起来。
此时三人心中都已有了一个念头:陈封莫不是遭了大败,为讳败才写出这样一封语焉不详的奏札来。
但裴绪就在军中,陈封怎敢欺君,又怎能蒙混过关。
但这念头也只能在心中想想,却是无法说出口来。
他三人皆是中枢重臣,陈封又是郑帝钦点,这般极重大的指责,只凭只言片语猜测,又怎敢轻易说出?
宋质忽道:“我原说我不通兵事,这奏札我看了又看,竟看不出有何不妥之处。
陈崇恩是圣上信重之人,他受圣上如此厚恩,想必也不至欺心,胆敢欺瞒圣上。
若当真如此,非但陈崇恩其罪当诛,便是圣上,也要自叹无识人之明了。”
他这番话立时点醒了袁、崔二人。
若是指摘陈封欺君,陈封之罪可治,郑帝的颜面却何存?陈封是郑帝亲自简拔,又是郑帝乾纲独断,钦点为伐蜀主将,若当真讳败欺君,其结果便难以掌控了。
只是宋质素来不肯容人,今日却又如何能说出这番话来?
喜欢兴亡云烟事请大家收藏:(20)兴亡云烟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