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康给大家解释了一番之后,杨老百户等人都客客气气地向他道谢。

不过,他们也没有因此就产生太大的情绪变化。

“烦劳诸位费心了。

但就算远一些,时间长一点,我们也无所谓的。”

杨老百户解释道:“我们相公庙村,本来也不是一般的庄子。

总不能拿着这么多好处,却不办事吧。”

郭康想了想,对此倒是能理解。

他们这个村子,主业其实已经是当兵参战了。

村里其他产业,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副业。

所以,战争持续的时间长一些,或许还是好事。

毕竟时间越长,立功的机会越多。

以至于之前大半年,汗廷一直没派人来通知下一年度征兵的计划时候,他们都开始有些急了。

接下来的路上,杨老百户正好一边带他们穿过村庄,一边按惯例介绍村里的产业。

这里的情况,也大概验证了他的想法。

村里的房屋分布和设施,跟其他地方没有太大区别,但外面的田地,情况便有所不同。

“我们这边地势不太平,下面靠近河边的平地,是种粮食的。

其他地方就不那么合适了,都是种些其他的东西。”

杨老百户大略介绍了一下。

“现在地里种的是小麦么?”

郭康问。

“是的,秋天那会儿种的。”

杨老百户回答:“我们这边主要是种冬小麦,然后夹杂各种豆类,轮换种植。

在间歇期,或者轮下来的地块上,也种一些蔬菜或者牧草。”

“不过这些,主要是作储备用的。

真正赚钱的,是那些东西。”

他伸手指了指小山周围:“那边都是葡萄园。

我们主要的产出,是这些。”

“我们这边的葡萄很有名的。

当年,郭远亭老相公在这边安置村落的时候,亲自登上小山,观察周围的山川风水,最后告诉大家,这一片的小山丘,都可以种上葡萄。

那会儿,我们罗马已经琢磨出了种葡萄和酿酒的技术。

所以,大家很快忙活起来,开辟了这座种植园。”

“原来已经这么久了啊。”

郭康感慨道。

“其实不是最久的。

我们这边,是罗马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