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

其实吴年对国债不是非常了解,但最基本的原理还是懂的。

国家没钱,向民间借贷。

国家有了钱,就可以办事了。

比如说用于发动战争。

现在他照猫画虎,发行两种国债。

不记名国债暂且不说,记名国债,也算是一种吸引外国商人,移民的手段。

你把钱存在我这里,我不付利息,但是我可以给你提供政治保护。

蒙元人不在此列。

但是吴年相信楚国人、高句丽人、扶桑人一定会有人购买这种国债的。

或是因为国内动荡,或是上边的人压迫。

大把有钱的外国商人,处境其实非常危险。

有一个别的国家的户籍、身份,得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他们会买的。

当然。

对于这些外国商人,得调查一下背景。

得平日里对汉人友好的。

发行国债,说穿了还是对自己信誉的一种变现方式。

首先发债的人是吴年,而不是楚国的道君皇帝。

有人相信吴年,愿意购买吴年发行的国债。

这才是根本。

对于吴年来说,国债这种东西并不稀奇。

只要是现代社会的人,或多或少都应该听说过。

但是对于在场的刘知行、李勇、汪由校、公孙桑来说,却是闻所未闻。

他们、画押,还得制作出相当复杂的纸张,作为载体才行。”

吴年闻言眼睛亮了起来,时不时的点点头。

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集思广益才是王道啊。

他们说的都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