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蕃市的惊喜
章楶在处州前后停留了约有五日的时间,待把所有的事情都调查清楚后,便启程回京复命。
而此时,菱川书院的南行学子正好来到秦刚处报到。
见到了李峰等人,秦刚大为高兴。
原本只是考虑到需要开采铁矿,以提高铁料的冶炼来改进刀剑的铸造,而现在又一下子多了许多铜矿与银矿的开采,虽然说可以安置更多的人手,不过对于人员管理、工艺监督以及生产流程方面的需求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同时龙泉大窑村扩建的瓷窑中,除了章天寿的传统青瓷生产之外,哥窑成品率的提升,也须得借助于通晓格致学的学生参与进来。
于是,经通盘考虑,秦刚决定在处州正式成立栝苍格致院,其目的有三:
楶又传了消息过来,虽然他关于处州大捷的核查结果报上去后并没有什么争议,但他举荐秦刚到发运司任职的提议并在朝堂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对于他的推荐,最反对的便是张商英等人,理由也很简单,秦刚的确太年轻了,而且几乎还没有之前为官的资序,哪有一上来就能做到从七品差遣的先例呢!
但是,没想到皇帝赵煦却极其罕见地对这个推荐表示了支持与认可,而且他还指出,你们不是说秦刚目前的官阶不足够任发运司催纲司勾当公事么,上次就曾想把他的本官提到了通直郎,那么这一次又有处州大捷的功能,索性再加一级提到奉议郎,这样的话,催纲司的勾当公事也不过是从七品,前面加个权字便就可以了。
“有功不赏,朝廷颜面何在?差遣的职位能否胜任,章卿来负这个责!”
好了,天子都这样说话了,再有坚持的人,那就是脑袋有点坏了。
估计过几天,任命的诏书与催纲司衙门移治杭州的公文就会发到杭州,所以章楶也是建议他最好这几天先去杭州候着。
处州往明州,有两条路好走,一条最常走的路便是先行到婺州,再从婺州沿婺江、钱塘江而下,经杭州走西兴运河至出海口的明州,这条路距离有点绕远、花费的时间也长,但是好在一路安全无甚危险。
另一条路是由处州的大溪顺流而下,直到温州,再从温州出海至明州。
这条路其实路途短,处州出发多顺流,但唯一的问题是从温州去明州为海路,时人多畏海途,极少走这条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