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喜几家愁。
    永和宫七公主去世,延禧宫却一片喜气洋洋。
    大福晋于去年九月三十日终于生下了大阿哥的嫡长子,大阿哥欣喜若狂,奏请皇上为儿子起名,玄烨于是给这孙子赐名弘昱。
    弘昱将近半岁,他的祖母惠妃依旧沉浸在长孙出生的欢欣之中,逢人见面,三句话不离她的大孙子。
    她抱孙子的时候,孩子亲娘大福晋都得靠边站。
    今年一月,皇帝出征噶尔丹,诸多阿哥中只带上大阿哥一人,现宫里传言,待皇上大军凯旋归来,大阿哥以军功受赏,一个郡王是跑不掉的。
    惠妃春风得意,红光满面,整个人的状态比她年轻好几岁的德妃看着要好得多。
    三月底,前线有消息传来,噶尔丹在众叛亲离之下仰药自尽,其旧部纷纷臣服大清皇帝。
    这仗算是打完了,乐盈满以为玄烨要回京了,谁知四月初顾太监转呈了玄烨写给她的信。
    乐盈看完信简直想笑。
    感情他不止去打仗,还兼带游山玩水去了,把个西征变成了西巡。
    玄烨在信里说了他运筹帷幄之外的极其丰富的日常。
    路过黄河,这位康大爷要捕个大鲤鱼;陕西的面食好,人家也要吃个油泼臊子面;漠北的葡萄干好吃,必须尝一尝;草原上的兔子肥嫩,肯定要去射猎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只看他信里提到这些个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乐盈都想跟着他西征了,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她的身份肯定是不允许的。
    但玄烨出征也没亏待自己,人家带了两贵人三答应一路上贴身服侍。
    最后这位皇帝在信里说,他另有政事要处理,同时要接见蒙古诸部落的王公们,四月应该回不来了,大概五六月才回京吧。
    噶尔丹已灭,他顺便收服了蒙古厄鲁特蒙部,正是意气风发之际,心情大好,乐盈觉得他至少得六月玩够了再回来吧。
    她准备了很多份煲汤的食材,还有顾问行准备的几大车带新鲜菜蔬等,一并打包成车送去给皇帝。
    不过,康大爷在游玩途中也没忘记宫里的老婆儿子们,他每次写信回京,都会一并带回各种塞外土特产。
    乐盈依照惯例分成三份,后宫嫔妃们一份,毓庆宫一份,再就是其他的阿哥公主们一份,东西不多,但都是康熙的心意。
    而且他写信的对象也很广,乐盈与四妃都会接到他的信,太子每次也必定会接到他的信,其他的阿哥们偶尔也有信,真不辞辛劳。
    一直到了六月下旬,皇帝终于回京,这回算是彻底把噶尔丹拍死了,漠北平复,回京后的佳氏的屋子。
    三人说了些话,章佳氏就感叹起来,“五公主命真好,能留在京城嫁人。
    十三呀,你的两个妹妹也是体弱多病的身子,日后定然没有五公主的好命,让她们嫁到蒙古,额娘我怎么放心的下哟!”
    十三阿哥看了一眼四阿哥,不好意思地说:“额娘,您别说这些了话了,大姐、一姐她们嫁到蒙古也好好的。”
    章佳氏瞪了儿子一眼,“总是不如嫁到京里好的。
    十三,你去后面看看妹妹们,额娘与你四哥有些话要说。”
    十三阿哥磨磨蹭蹭不肯走,四阿哥笑道:“快去吧,看过妹妹们再回来。”
    十三阿哥最听四阿哥的话,立刻就走了。
    四阿哥看向章佳氏,道:“章佳母妃,您有什么话要同我说?”
    章佳氏笑道:“十三一直说他四哥很照顾他,我这个做额娘在此多谢四阿哥你照顾十三了。”
    四阿哥淡淡道:“应该的,我一直把十三当做亲兄弟看待。”
    章佳氏道:“正是因为四阿哥你对待十三的这份心意,让我觉得有些事不能瞒着你。
    四阿哥,你知道为何独独五公主一人能留在京城出嫁吗?”
    四阿哥摇头,“我不知,可能是皇阿玛看重佟佳氏一族吧。”
    章佳氏立刻道:“皇上看重佟佳氏不假,但宫里那么多公主,嫁入佟家的不一定是五公主。
    我隐约得知德妃娘娘利用七公主的死让皇上心存愧疚,故而留五公主在京呢,德妃娘娘可真聪明,七公主九泉之下有知,她的过世能让姐姐留在京城,想必她也是欣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