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老师。

虽然明承宋制,在大明朝文官的地位要高于武将,尽管文武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但在大明开国之初,在朱元璋的特意安排和压制下,明代的军人普遍还是拥有不错的待遇的。

所以明朝虽然重文轻武,但是对于军事上的的重视度可远远不是宋朝那般落后,腐朽。

其实早在明太祖开国之时,虽然是建立了落后的卫所制度,但是战场上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朱元璋,又怎么会不明白?因此为了培养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明朝建立了良好的武将培训选拔制度,不仅仅是在世袭的卫所中建立了武学,培养世袭的武将,更是在京中成立了军队的最高学府,用来培养指挥人才。

君权往往和军权直接挂钩。

等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孝宗早已经失去他父辈的强大政治能力,明孝宗受于文官的强势压制,尽管史书上出现了所谓的“弘治中兴”

还给朱佑樘上了极高的谥号。

可这一切无非就是文官们用春秋笔法粉饰太平,伴随着皇权的衰微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大明朝军队的衰落。

尤其是九边军队的战斗力快速下滑。

但明孝宗也并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君主,想要掌控军队的明孝宗开始发扬了明朝的武举制度,等到了军队实在是不行的明武宗时期,明武宗为了选拔将领代替现有的利益集团,更是为武举创造了历史上的放到另一边,对着张维贤抑制不住兴奋的说到“国公爷,这群武举人就按照咱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全部投入军校学习一段时间吧!”

“是,皇上!”

随着朱由校的一声吩咐,所有的武举人们全部被投入到了军校中进行着短暂的学习。

在大明军校的校场上,这群新科举人们挥洒着自己的汗水,正在努力书写着大明军队崭新的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