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谁来背锅 (第2页)
张庆合连忙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诚恳。
李学武收回目光,看向张庆合,目光中带着一丝探究,说道:“庆合呀,你说的这三点,都很在理。
但我觉得有一点,你没点明,那就是邹新民背后的邹镜堂吧。
邹新民和邹镜堂虽不是直接的亲属关系,但毕竟同属一个家族的近亲。
邹镜堂在省里也有些影响力,这层关系或多或少会对邹新民的产生影响。
张庆合笑了笑,笑容中带着几分无奈,说道:“不考虑邹镜堂的因素,那是在说谎。
下一步,临平县电厂要搞扩容,省计划委员会那边有很多关系需要打通,省计划委员会的大门可不好进。
那些审批流程繁琐复杂,各个环节都需要协调,这里离不开邹镜堂主席的支持。
之前煤炭公司找邹镜池要钱的事,足足5o万。
邹镜堂从来没说过什么,可毕竟那是他的亲兄弟。
所以,从我的角度考虑,要是能处理好这层关系,对临平县的电厂扩容有着重要作用。
学武部长啊,你在临平提出的三大工程,那可是能在临平县志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
我接着你的规划继续推进,也总想留下点什么吧。”
李学武知道张庆合这话有几分恭维的意思。
三大工程确实是自己提出的,但这三大工程,自己任上没有一项真正完成。
高标准公路,县长罗正财造假,还延误了工期,未能顺利完工;电厂虽然获批,但并未正式启动建设,各种手续、资金问题接踵而至;至于铁路,那只是自己的一个长远设想,并未切实落地。
如今,铁路的事情已经通过规划,确定要经过临平,电厂建设也在即,高标准公路更是在张庆合的坚持下,已经开始修建临平到光明区的路段。
他看着张庆合,心中涌起一丝感慨,说道:“庆合呀,你就别再吹捧我了。
当时在临平,虽提出了三大工程,但真正将其落地推进的是你。
这三大工程能有如今的进展,多亏了你啊。”
张庆合说道:“学武部长,这就是指引的力量啊。
没有科学指引就没有方向嘛,没有方向,行动就没有目标。
所以,我一直跟干部们讲,要永远铭记咱学武书记提出的三大工程这一战略性指引。
临平县能有今天,离不开三大工程,也离不开学武书记。
我敢保证,三大工程完工之后,临平县可以往前面赶1o年。”
李学武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庆合,好了好了,相互吹捧的话咱就别说了。
咱俩都到这把年纪了,说这些意义不大。
我都说了,回望往事啊,对于临平县的事情,我不会过于纠结。
既然县委县政府正式向组织推荐邹新民为正县级干部后备人选,那么,按照既定的模式推进,如果符合条件,该通过就通过。
组织的考察是公正、全面的,邹新民能否胜任,最终还是要看他自身的能力和表现。”
有了李学武这句话,张庆合心里踏实了许多。
毕竟在张庆合看来,李学武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
虽然钟书记已经同意,但出于对李学武的尊重,这个招呼必须打到位。
他微微松了一口气,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了一口已经有些微凉的茶水。
说完邹新民的事,两人又闲聊了几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