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军纪在,今夜三川谷将成修罗场。”
    徐明随后下令:“原地休整三日,敌军战心已燃,不可贸进,待北线会师,再行定策。”
    三川谷一战,日军虽未取全胜,但次对明军造成显着损失,这在日本全国激起强烈反响。
    山名宗全将战报呈至京都,朝堂沸腾。
    “明军先锋退避,非不可胜!”
    “越王之军,亦非神兵!”
    各地观望中的诸侯大名一听日军连破明军先锋,顿时有了底气。
    七日之内,九家中型藩国遣兵驰援京都,主战派声势大增。
    在山名宗全假议和、以及策反佐藤家的一系列计谋下,成功拖住了明军十来天时间。
    此时,已有六十二家大名派军勤王,抵达京都西郊,在京都外围布防完毕。
    加上山名宗全亲自统帅的西军人马,幕府的总兵力已达三十万之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山名宗全微微点头,却未喜色。
    他知道这份战力看似庞大,实则虚实参半。
    整个日本列岛,合计有二百余家大名,大多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其中,已有三十多家被明军逐一击破或主动投降,如九州的大友家、关东的北条残部、四国部分小藩,皆在大明压力下低头称臣,愿为鹰犬。
    其余大名则持观望态度,既不表态,也不出兵,只等京都之战结果再决定倒向。
    而今,在山名宗全的号召下,有六十余家大名被强势拉拢、劝服、逼迫或自愿参战,分为内外三层防线,重重包围京都。
    京都本城亦已整修加固,四门之外设壕、布雷、安置铁炮台;
    街巷布防,每五十步一岗、每百步一营。
    更重要的,是西军。
    西军是幕府直属精锐军团,由前田、细川、岛津等老牌武家子弟组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人数虽不足五万,却号称“一敌三”
    。
    他们是山名宗全亲自训练、统筹调度的核心力量,军纪严明,死战不退。
    这些兵,与那些只为封赏而战的大名之兵截然不同。
    “西军不撤,则京都不破。”
    这是京都百姓私下流传的一句话。
    如今,正是山名宗全亲率西军主力,与大明东线大军对峙于京都东门外,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从此,京都再无动摇之言。
    喜欢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请大家收藏:(yg)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更新度全网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