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大汉王朝的内乱尚未平定,匈奴和鲜卑又在北方边境虎视眈眈,东汉朝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索超忧心忡忡地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
    他深知北地郡作为大汉的边疆要地,肩负着抵御外敌入侵的重任。
    如今,匈奴和鲜卑的军力不断壮大,已经对北地构成了直接威胁。
    “看来,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了。”
    索超暗自思忖道,索超转身回到案前,拿起毛笔,开始写信。
    他写信给西域长史张晏,其中提到了汉灵帝对北地发展的重要指示。
    索超请求张长史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通过外交手段共同制衡外敌。
    他还详细阐述漠南郡的情况,并表达了自己希望与西域各国合作的强烈愿望。
    “如今大汉危机四伏,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来解决问题。”
    索超自言自语道,只有通过外交和军事的双重手段,那才能以最小代价,彻底保卫大汉的边疆安全。
    “我们需要发展与乌孙、大宛、贵霜、康居、羌族等国的关系。
    建立起友好互助的外交关系,共同制衡匈奴和鲜卑。”
    索超写完信,安排信使把函件送往西域长史府。
    他走出军帐,来到城头,单手握住腰间的佩剑,举目远眺。
    “平息这乱世,先从北地开始吧。”
    呼啸的风声在索超耳边回响,如同在应和着他内心的焦躁。
    他的手指紧紧地缠绕在佩剑的剑柄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索超深知北地八郡的重要性,这些地区不仅是自己发展的根据地,更是抵御外族入侵的中,索超详细分析了北地的当前局势,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他希望汉灵帝能够重视边境地区的防御,调拨更多的兵力和资源,加强北地八郡的军事力量。
    同时,他还建议在边境地区都实行屯田制度,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以增加朝廷的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
    这些政策在漠南郡已获得的斐然成果,充分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不过,要在其他地区推行这些政策,或许会遭遇重重阻碍。
    索超对此也心知肚明,他并没有过高的期待,只是期望并州和凉州可以深化合作。
    “强化并州和凉州的军事和经济合作,这步棋很重要!”
    这两个地区相邻,面临相似的边境问题和发展需求。
    经过各郡县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战略协同。
    共同应对来自匈奴和鲜卑,羌族等势力的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