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代言人先签个十年 (第2页)
尤其在咱们这个人情社会,想要将产品放到一家夫妻店的货架上,除了腿脚勤快,还需要一根烟、几句家常、逢年过节的一声恭喜发财这种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交情往来,需要靠着这些微末的小动作,来一点一点的拿下千千万万的超市、社区、医院和学校,直至拿下数以百万计的终端网点。”
肖依依明白了李乐的意思,点点头道,“水磨工夫。”
“对,这就是一两元的饮料,乃至我们的其他产品,所能呈现出来的最大品牌价值。
其实做市场的,都明白,密布货架的产品,事实上是对其他品牌的一种围堵,一道墙,一道护城河。
减少竞品上货架的数量,降低竞品曝光度。
对食品行业来说,货架上的产品线,就是品牌的生命线。”
成子插话道,“哥,你的意思,我们当初想的那种爆品的策略,不成?”
李乐摇摇头道,“更准确的说,新品牌短期内,许下再高的利润,或者某些推出一时的所谓爆品,大概率仍然敌不过那些深耕市场的品牌所砸出去的人、时间和钱。”
“但是可以迅速的提升知名度和产品形象。
不过这些,对我们来说,问题不大,因为有现有的销售网络和丰禾、小蜜蜂品牌依托。
外部,我们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和一点点小小的策略,然后迅速的加入到群王逐鹿的战团中,内部,也就是利用这次大面积审计的时机,重新调整营销线的队伍,然后进行终端网络的进一步深化和开发。”
说完,李乐一探身,从桌子上拿过一张纸,写了几个字,递给肖依依。
“这是啥?”
肖依依接过来一看,一个人名。
李乐笑了笑,“这就是一点小策略。
我先把饮料的代言人给你们找好了,去谈,最好谈个长约,五年保底,十年最好。”
“没听说过啊?”
“所以便宜啊。”
“那现在在哪儿呢?我上哪找?”
“你等等。”
李乐掏出手机,拨号,“廖哥,问你个事儿,燕京有个通产集团,做地产生意的,老板姓陈,你能联系上不?行,你回头把联系方式发给我。
没啥,在长安,同学结婚。
呵呵,好嘞。”
挂上电话,李乐瞅瞅肖依依,“一会儿,我转发给你,你直接联系他。”
“这姓陈的,又是谁?”
李乐指指那张纸,“她干爹,也是专属经纪人。”
“哥,这姑娘长得好看不?”
成子歪着脖子瞧了眼李乐。
“挺好,还成,咋?”
“哥,你不会我嫂子那边,你千万别”
“你瞎琢磨什么呢?”
李乐忽然抬脚给了成子一下,“这姑娘还没成年呢。”
成子捂着屁股跳开,“咋?你还想等人成年?哥,你可不能这滴,咱不能学那些煤老板,呃,你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