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在的技术发展节点,氢能源已经有了作为动力,燃料电池的应用,有了氢能源,谁还会考虑电池动力?即便是固态的也不行。”
    “你能相信脚盆人的鬼话?还是华尔街用来进行概念诈骗的谎言?”
    “不不不,巴特,氢能源不是诈骗。
    但是也不是像宣传的概念那样的简便易行。”
    “你什么意思?”
    “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使用安全,能效转化率,这几个,其实你连起来看,除非有什么上帝之手的突破,未来五十到一百内,很难出现大规模的民用,储氢罐、反应堆、电池、储电、储氢、掉氢都存在技术瓶颈,只能在商用车上应用。”
    “对了,你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有多少国家能够有足够的电力投入来保证持续的供给?一个,电调峰能力弱、发电能力和用电不匹配,导致电网的不稳定,电压的变化范围过大,电压的短时间中断、电网频率不稳定甚至发电机变电站等硬件毁坏,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国家练基础的生活用电都无法保证,哪里还有资金投入到这种氢能转化的设备设施中去?”
    “是啊,这不就是悖论么?用电生产氢能,然后氢能放电,如果效能转化达不到,那我干脆直接用电多好?”
    “那也不能说这就是个错误的方向,大型商用车上面总有市场。”
    李乐听了半天,终于插话道,“戴夫,咱们是干嘛滴?”
    “呃”
    “行了,你们继续讨论,我去趟洗手间。
    这事儿上,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并存,一方势大,一方势弱,但都在往前,或许才是最后的局面。”
    “但我们得知道自己是干嘛的,我们的方向在哪里。
    优势在我,劣势在谁?”
    李乐起身,去向洗手间。
    张业明想了想,跟了过去。
    出来时,瞧见站在水池边的张业明,李乐笑道,“怎么不进去?”
    “戴夫不是那个意思。”
    张业明说回了普通话。
    “我知道,这不就是讨论闲聊么?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力。”
    “您能理解就好。”
    “but。”
    李乐甩甩手,抽出纸巾擦擦手,“讨论完了,就得统一思想,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任何劲儿不往一处使,或着想法有变化的人,是要被踢下去的,不管是谁。”
    张业明笑道,“这算是言之不预?”
    李乐摇摇头,“不是,这是规矩。”
    “张先生是科学家,应该明白,有时候科学研究和商业很像,都是在赌,赌对了诺奖到手,彪炳史册,赌错了,就是一辈子默默无闻。”
    张业明点点头,“是有那么点儿意思。
    我们也说,有成果的科学家,都是建立在无数倒霉蛋身上的幸运儿。”
    “是吧。”
    李乐扔掉纸团,“刚才您说的,关于在国内的实验室的构想,我这边全力支持,需要的资金我来想办法,人员我们一起。”
    “谢谢。
    大陆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储备。”
    “那也得给自己用。”
    “理解,都是华人。”
    “呵呵,您来过大陆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