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券啊,那是得用,别浪费了。
    他家还成,就是酱料差点,烧饼一般,糖蒜都是批发的,手切刀工也差点儿意思,肉顶多占个新鲜,实在不行,晚上再去续摊。”
    “你这不花钱的还挑上了?”
    名为熟悉车辆,实为手痒,开着车的田胖子嚷道。
    “不是我说,那一片儿,以前不算景区的时候还成。
    现在,说是看燕京市井,都特么成景区了,有个屁的市井生活。”
    “这倒是,小时候还好,现在,我们也都不爱去了。”
    其其格笑着搭腔。
    张凤鸾叹口气,指着窗外,“燕京不叫燕京,叫首都。
    以后在这儿长大的孩子,更不知道了。”
    “东单星月楼的炸糕,筒子河边儿的胡琴儿,百十斤爱国大白菜,冬天里的蜂窝煤,中关村卖的黄碟,见过哪个?是在西单电报大楼发过电报?还是在东单土球场踢过球?是在景山少年宫学过棋还是永定门外小市场买过水货?还有菜市场大喇叭广播,红旗就像大海洋?知道特1路?知道自由女神像?不知道国贸为什么叫大北窑,生下来就满口通州区,从来没坐过39、25、17路那样的红棺材大通道公交车。”
    “得了,你才多大,这就怀上古了?”
    李乐笑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回忆,路是往前走的,要你这么说,怀念晚清民国的,真要是再过回去,保准不乐意。”
    “嗨,我也就是矫情矫情。”
    “诶,这咋停车?”
    眼瞅着到地方,胖子问道。
    “胡同里。”
    其其格指着一条巷口,“往里面有个单位停车场,五块钱三小时。”
    “嘿,还是带着你们这些地主好。”
    一群人浩浩荡荡进了涮肉店,找个包间,没什么废话,开吃。
    “哥。”
    曹鹏接过其其格给调好的料碗,递给李乐。
    “哟,谢了啊,其其格。”
    “应该的。”
    “哥,这个给你。”
    桌底下,曹鹏捏个两百块钱,要塞给李乐。
    “啥意思?”
    “秀秀姐结婚,学校有事儿,我去不了,你给捎上。”
    “行。”
    李乐接过揣兜里,“宋襄那边给你们发工资了?”
    “没呢,每个月五号发,也不叫工资,叫生活费。”
    李乐点点头。
    宋襄在冰城那边,花了小半年时间,把长乐动力试验室的架构,流程从原本田胖子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乱七八糟的局面理顺之后,长乐动力的一切都逐渐开始朝向正规化。
    项目计划,推进管理,人员人才管理、引进,设备采购,办公流程,各种小细节,有条不紊。
    当然,最直观的是,招募的这些研发人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