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跨海作战 (第2页)
“子龙、孝直,你们二人也看到《百家讲堂》上刊登的国家体制问题,
上面有主公说的三种体制,也争辩了好长时间,你们心中觉得那一种适合咱们中原帝国。”
刘晔道。
“子扬先生,卑职确实认真研究过几种体制的问题,说实话,要说对国家发展好,
卑职觉得共和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不过,这种体制太先进,一旦实施会让很多读书人反对。
相对来说,君主立宪制更平和点,适合中原帝国。
另一种其实就是现在的体制,
太陈旧,没什么可取之处,不利于国家发展。”
法正道。
刘晔点点头。
刘晔虽然是皇室成员,他对汉室也没什么好说的,国家确实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毕竟,大汉王朝延续了四百年,好多方针政策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明推进的需要。
“子扬,卑职也看好君主立宪制,这样天下百姓能适应。
国家治理交给精英管理,符合国家发展需要。”
赵云道。
“看来,咱们三人意见一致啊!”
刘晔道。
法正微微一愣!
“子扬先生,你不赞成封建王朝的帝制?”
法正道。
“孝直,本人不是迂腐之人,象《百家讲堂》上所说,专业的事必须交给专业人士负责,
国家也一样,命运不能由一个人说了算。
吸纳众人之长,才是最好的办法。”
刘晔道。
“主公这个方式好啊!
把问题提出来,让天下人来争辩。
不论什么人的辩论词,
只要感觉好,一一刊登在《百家讲堂》上,让天下人察看、议论。
最后总会得出结论,
不用背上激进的罪责,反正是天下人投票选择的。”
刘晔道。
……
再说张任,乘坐运输船,在海面上飘荡了一天一夜,天暗下来后,运输船靠岸。
蓬莱码头,一直由辽东军掌控,码头也是辽东军修建的,以前目的是迁移百姓。
后来刘表到青州上任,想要收回码头,不过,很多青州的商人坚决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