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书厄
抬首和岑羲对视一眼,二人面上不约而同露了笑意。
只怕这位鸿胪寺卿已经搭上了吴王这条线,成了吴王一党。
端起案上茶盏啜饮着。
裴皎然余光扫了眼贾公闾,见他一副蹙眉沉思的模样。
唇角微微上扬。
她听人说过贾公闾的祖上是那位西晋的开国元勋贾充。
可惜因为八王之乱,后来又经历南北乱世,最终沦落为寒门。
为了恢复祖上荣光,到了他这一代干脆取名公闾。
只盼来日能有先祖在时的荣光。
如今吴王出宫开府,又正逢朝廷需要赠书籍给吐蕃。
贾公闾不知使了什么法子,来和鸿胪寺卿合作。
名为收书,实际上是要打破世家对经史典籍的垄断,让他们之中代代相承的经术和治国之法,悉数现于人前。
这是寒门想要完成阶级跃迁的必然步骤。
可惜这事不是那么好办的。
那是人家安身立命的东西。
不是说给你就给你的。
想要夺走人家的家传绝学,不付出代价怎么行。
她能在河朔重设庠序,是因为对方不受长安政令教化已有多年。
用暴力和能力,打破了他们他们恪守多年的规则。
同时又予以了他们好处。
才能略微有些成效。
然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重新设立的庠序,固然可以令其重归王化。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还远远达不到震慑的地步。
她尚且要和对方分利,何况贾公闾乎。
正想着忽然听见苏敬晖道:“世人常说书厄有五,最令人痛心疾首者。
莫不过梁元帝萧绎在江陵东阁竹殿,焚书十四万卷。
火灭后仅余四千卷。”
顿了顿,他接着道:“纵然杨隋代北周后,亦曾组织在民间大力收书。
炀帝又命人将所藏书目多录为副本,据说多者达五十个副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