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抽着烟,一盘猪头肉,一叠糟毛豆,喝着酒。
    喝着,聊着。
    聊着,喝着。
    抽烟的手都在颤抖,两眼通红。
    两人聊天中出现的很多名字,那么多熟悉的名字,都已经不在了……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
    虹口区属于英美公共租界,不过,不少人已经开始习惯称呼虹口区为日租界了。
    前清同治二年,英美租界合并,成立了所谓的公共租界。
    光绪二十五年,公共租界又进一步扩大地盘。
    这一阶段,日本势力其实也在急骤膨胀。
    他们从甲午战争前后就有觊觎中国领土的野心,一直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地在中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在中国的其他城市有了自己的租界,自然不可能不对上海动心,他们也想要在上海建立真正的租界。
    不过,最终他们还是没有能够在上海获得官方承认的租界许可。
    这当然这不是前清王朝敢于拒绝日本的威逼,原因是光绪二十五年英美公共租界扩张时,清政府与列强有过约定:上海除了早已既成事实的法租界外,今后各国均加入公共租界,不再设专有租界。
    这自然是老牌的帝国主义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限制后来者抢“蛋糕”
    而采取的一种对策。
    以英国为首的老牌帝国主义反对日本在上海设日租界。
    日本人自知自己此时的力量还不足于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分庭抗礼,只能强忍下来。
    既然公共租界大家有份,日本便转而在公共租界内(虹口)建立自己势力圈的图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时候,在沪日本人大约只有八百余人。
    到了现在,整个公共租界的日本人接近八万人。
    日本人不仅在虹口开店设厂,办学校、医院、建剧场、神社、组织日本人俱乐部,而且造营房,辟军用操场,驻扎军队,建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甚至任意设岗放哨、武装巡逻。
    可以这么说,一旦:灵魂都在闪光的青田一夫先生,以兹来歌颂日本人的善良,为日本人摇旗呐喊。
    青田一夫的妻子,青田太太同样非常善良,会将家里旧衣服送给贫穷的中国邻居,会将家中剩饭菜主动送给小乞儿,瘌痢头便曾经吃过他们家的剩饭团。
    即便是非常仇恨日本人的中国人,提起青田一夫的夫妻俩,和他们的这家洋装店,都会竖起大拇指。
    约莫过了十分钟。
    “走吧,往前开五百米。”
    程千帆说道。
    李浩启动车子,往前开了五百米左右,再次停在路边。
    程千帆微微掀起车帘,便看到了‘青田洋装’的招牌,可以看到店门口,西装革履的青田一夫,手中拿着皮尺,他美丽的妻子给他擦拭了额头的汗水。
    男主人微笑着和妻子说着话,然后将皮尺放下,低头在本子上记录着。
    此时,一名顾客从店内走出来,青田一夫赶紧放下手中的纸笔,热情的鞠躬相送。
    程千帆心中冷笑,他的眼眸闪过一丝残忍。
    恐怕没有人知道,便是这个人人称赞的日本店主,实际上是心狠手辣、手上沾有中国人鲜血的刽子手。
    青田一夫,上海特高课高级刑讯特工。
    这个人的身份,程千帆在半年前便从三本次郎那里无意间知道了,不过,为了避免引起怀疑,他一直没有动青田一夫。
    今天,在靠近狄思威路的樱桃弄,卓云带领行动二组展开行动。
    程千帆决定在这里策应。
    青田一夫和他的洋装店,此时便是程千帆手中的道具,如果有需要,他将果断毁掉这个道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