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周梦臣不大明白的是?杨宏量他又明白了什么?他问道:“你明白什么?”
    杨宏量说道:“师傅的天文历算之道,天下第一,又岂能随随便便成为师傅的入室弟子,他们没有资格。
    以我之见,师傅愿意传授,是师傅宽宏大量,让他们能成为师傅名下挂一个名,已经不错了。”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古代师徒制度,如程大位,刘修水,杨宏量这三个人,说起来,就是周梦臣的亲传,或者入室弟子。
    但是在古代,很多人除却亲传弟子之外,还有大量不列门墙的弟子。
    只是随便教教而已。
    很多大儒讲学,有很多人来听,这些来听的人自称一句某某门下听讲,也不为过。
    周梦臣不想收弟子,又想将钦天监中人纳为己用,这似乎是一个好办法。
    只是周梦臣总是有一种怪异的感觉,心中暗道:“我今后,是不是也要有真传弟子,内门弟子,外门弟子,关门弟子?”
    他总是有一种荒谬的感觉,不过,这应该是而今最好的解决办法。
    即便周梦臣感觉再怪异。
    他也不拒绝这个解决方案。
    说道:“不错,就这样办了。
    你去安排便是了。”
    “是。”
    杨宏量说道。
    于是,当周梦臣给杨宏量授课的时候,眼前已经不是杨宏量一个人了。
    而是周梦臣坐在正堂之中,正堂之中摆着三张桌子,分别是程大位,刘修水,杨宏量三个人的位置,至于其他二三十人,就在外面站着听。
    钦天监老一辈子人,拉不下面子。
    来的都是年轻一辈,与杨宏量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又经杨宏量引入,几乎唯杨宏量马首是瞻。
    当然了,周梦臣将吴恒得罪狠了,也就吴家的人并没有来。
    周梦臣秉承一支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的态度,不将这些站在面前这一道门当回事。
    他只是想将科学的思想,在钦天监中深深种下去。
    只是周梦臣并没有想到,他的无疑之间,将今后一个强横百年有余大学派打下了根基。
    这是后话。
    周梦臣每日教学读书。
    教授弟子之事,周梦臣慢慢的也让程大位参与进来。
    毕竟程大位的数学水平用来教授他们这些人已经搓搓有余了。
    而周梦臣将一部分时间用来攻读钦天监乃至大内的藏书。
    钦天监藏书本身就很了不得。
    可以说,古代绝大多数天文典籍,还有开国以来,不仅仅是开国以来,就是宋元时期的天文观测记录,这里都有。
    对于无心之人,这些都是一群故纸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