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战事都有节奏。
    不管是写作,还是用兵。
    而今,俺答一举攻破仇鸾,从俺答的角度来说,固然是畅快淋漓,但也是兵力用老。
    他必须收拢兵力,整顿一番,将伤员放到后面,调整一下缺额,稍稍歇马。
    再进行下一波的进攻。
    所以俺答第一时间是劝降周梦臣,而不是进攻。
    他并非不知道劝降未必能成。
    不过是战场间隙时间,闲着也是闲着。
    嘉靖说道:“仇鸾在哪?仇鸾该死。
    锦衣卫。”
    陆炳立即说道:“臣在。”
    嘉靖说道:“捉拿仇鸾,查封咸宁侯府。”
    陆炳说道:“是。”
    “陛下,不可。”
    徐阶说道:“万万不可。”
    嘉靖脸色苍白,咬着牙说道:“仇鸾丧师辱国,暗通鞑虏,岂不该死,谁也不要劝朕,朕只恨顾虑太多,杀之太迟,方有今日之事。
    谁再劝,与之同罪。”
    这是嘉靖少有的说出了真心话。
    对,他觉得有今日之事,不是他力主出城作战的锅,而是没有当机立断诛杀仇鸾的锅。
    如果一开始就杀了仇鸾,则万万不会出现今日之事。
    而且在他看来,大明的兵马也不会弱到这个程度。
    今日败的如此之惨,定然是仇鸾将大军卖给俺答。
    否则不会出现这个问题的。
    一句话,千错万错,都是仇鸾的错。
    似乎只要杀了仇鸾,一切错误都不会存在。
    这是嘉靖最大毛病,第一就是从不认错。
    第二就是迁怒。
    徐阶说道:“陛下,仇鸾当诛。
    但不是今日,而今仇鸾不在何处。
    如果朝廷宣扬要杀仇鸾,仇鸾投敌,则臣恐有不忍言之事,毕竟仇家一脉于京师数十年,也是广有根基,一旦真的内外勾结。
    则京城危矣。”
    “臣请陛下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