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教主的妙策
    主攻的自然是白莲教徒。
    这是萧教主也无可奈何的事情。
    当然了,也有鞑子骑兵不适合攻坚的原因。
    其实很多明军军阵,被鞑子一冲就破,是因为明军内部的缺额,缺饷,等等一系列问题。
    并不是说步卒就不能打了。
    而今真遇见硬骨头。
    骑兵特别是他们这些蒙古轻骑兵,用来冲击车阵。
    自然是送死的居多。
    鞑子之中,比较能战的步卒,也只有白莲教徒了。
    在萧教主的指挥之下,白莲教徒们一个个举起大盾。
    缓步向前移动。
    与其说是大盾,不如说是门板。
    萧教主发现明军多是火铳。
    这火铳在远距离是击不穿门板的。
    当然了,这是萧教主对明代火铳的刻薄印象,不过此刻也不能算错。
    毕竟周梦臣对大明火器的改造,最下功夫的,不是什么射程,射速,而是可靠性。
    那么威力小一点,射程近一点,只要不炸膛。
    经得起折腾,就是好武器。
    因为这样让人敢用。
    否则射程再远,射速再快,一个不小心,就自己人炸死了,那都是样子货,根本不能用。
    如果仅仅打造一两杆精品火铳,不用周梦臣出马就能搞定了。
    毕竟皇帝御用的东西,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只是那成本,那价格。
    根本用不起。
    所以周梦臣一直死磕可靠性,对火铳本身的威力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改良。
    当然了,只是没有进行太多的改良,但是依旧比之前要好上一点。
    有时候战场之上那一点点的性能差距,就是天地之差。
    就好像现在。
    萧教主的本意,乃是用门板作为掩护,抵进车阵之前,三十步左右。
    在萧教主印象之中,这个距离之内,火铳是可能打穿门板的。
    到时候大队士卒从门板后面冲出来,扑向车阵。
    车阵虽然好像城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