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是大明而今的体制。
    根本无法完成对外殖民。
    别的不说,就是台湾。
    明末水师将领沈有容,大破荷兰人之后,就上了台湾,巡视台湾。
    有在上面建立水寨,巩固海防的心思,但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了。
    为什么军队驻守,民户迁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
    大明初期,太祖年间,大规模迁徙百姓的事情,有很多次。
    但那都是依靠当时官员的执行力。
    但是而今的官员哪里有当初的执行力。
    让他们迁民,恐怕要弄出大暴乱不可。
    如果军队招募退役成为一个流程。
    即便不以而今大明三百万军队来算,明军堪战的话,自然不需要这么大的数字。
    但是一百万人却是需要的。
    如此一来,一年大概有十万人退役。
    即便有一半人愿意拿边疆的土地。
    也就是对外新设一县的规模。
    诚然,这个对外移民速度,周梦臣也并不是太满意的。
    但问题是大明不是西方。
    自有国情。
    很多情况是不能照搬的。
    其实,周梦臣整个体制是模仿了很多日本的体制。
    比如按照府县集中征兵,编练成为军队,这就是与日本的师团制度有些相仿之处。
    周梦臣倒是想将大明军制,改为义务兵制。
    但是其中有太多的问题了。
    所以,周梦臣只能进行折中,或许多年之后,不会限制府县征兵。
    而是成为全国征兵的。
    但是而今要限制一点好。
    再有所谓退役军人实边。
    其实是日本在乡军人,中国的生产建设兵团都给周梦臣灵感。
    总之,是一个大杂烩。
    周梦臣其中很多想法,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徐阶。
    徐阶一开始还能维持严肃的表情,但是时间一长,徐阶忍不住身体前倾,听周梦臣的长篇大论。
    还忍不住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周梦臣没有想过,有些问题周梦臣却是想过的。
    略一思考,几乎所有问题,周梦臣都能给出一个答案,或者是解决方案。
    当然了,这个答案与解决方案未必能入徐阶的眼了。
    不过,徐阶对周梦臣更是高看一眼了。
    徐阶很明白,周梦臣提出这一套,看似是要解决卫所制度,但实际上,解决了更多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