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是自幼被朕提拔为官的,如今也是报效国家的时候了。
    去吧,高内侍会告诉你怎么做的。
    这件事办好了,马上朕还有非常重要的大事,需要你亲自操办。”
    基哥轻轻摆手说道,示意对方退下。
    刘晏连忙领命而去。
    等他走后,基哥对着郑叔清招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身边来。
    “三日之后,你派几个信得过的鉴查使,记录一下出价的那些人。
    哪些是出价多的,哪些是一毛不拔的。
    出价多,出价高,以及一毛不拔的人,全都给朕记录下来,朕有大用。”
    基哥沉声说道。
    郑叔清不明所以,完全不懂基哥到底想干啥。
    不过也无所谓,不就是记录一下“炫宝会”
    上谁出手阔绰,谁又一毛不拔嘛。
    这种按图索骥的小事还是容易办的。
    他连忙叉手行礼说道:“圣人请放心,微臣一定办好。”
    “嗯,你去忙吧,朕很期待。”
    基哥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郑叔清心中很好奇,现在缺军费已经缺到圣人要卖宫中的宝物,去找权贵们筹款的地步了吗?但他不敢多问,甚至不敢抬头看基哥的表情,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勤政务本楼。
    等出了兴庆宫,郑叔清才松了口气,他发现自己后背全是冷汗,已经打湿了衣衫,越想越是害怕。
    大唐这位圣人,可真不会因为年纪越来越大,就消停不折腾啊!
    马上又有好戏看了。
    ……兰州金城直接通往凉州武威的道路,虽然是一条官道,但地理条件却比较苛刻。
    沿着逆水河往北,两岸都是山,最宽的地方不过两千米,最窄的地方还不到三百米。
    偶尔有几条小路可以从山里通往外面,但都不成建制。
    大唐的时候,这里属于兰州管辖范围。
    这条道路南边的广武县(永登县),与道路北边的昌松县(古浪县),县城都是建在这条路上地理条件较好的地段,人口与耕地都极为贫瘠。
    哪怕到了天宝年间,两县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多户!
    方重勇带着三百多银枪孝节军的精兵途经广武县,发现这里既没有驿站,也没有前来迎接的县令县尉等一干官员。
    派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广武县的县令悬空多年,朝廷根本没有官员愿意来此担任地方官。
    当地政务都是兰州金城县的州府代理,也没多少政务要处理。
    一千多户的人口,按一户六口人计算,全县人口不会超过一万,确实不值得专门在当地建一个县衙。
    毕竟维持衙门运作也是要钱的。
    天宝年间大唐接近一千六百个县,也并不是每个县都有县令的。
    这种“有县无官”
    的情况,以前方重勇没见着,这次算是长见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