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诸葛亮大军目前虽然四散,可却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如此轻举妄动,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情。
    “姑父多虑了,眼下李严8000兵马已被尽数歼灭,而诸葛亮这三万多人马后路也已经被断,麾下士卒必然惶惶不安,军心恐怕早就已经散乱,正是诸将建功立业之时,此番诸将率军出征,必然能够马到功成。”
    曹叡看着麾下的将领,见他们战心极高,觉得军心可用,自然不能打击他们的士气和热情。
    “此番诸葛孔明分了这么多兵马,他自己必然是在其中一路兵马之中,且看这行事,他这是想要带领精锐兵马逃出包围圈,眼下赵云等三人就在宜都附近,必然是想要和诸葛亮大军汇合,我意派人率四万人马,兵分三路攻打宜都城,继续对诸葛亮大军完成包围,将他们的精锐兵马,留在这荆北之地。”
    “末将愿领一支人马,对诸葛村夫的大军开展追击。”
    这样的机会,自然会有人跳出来,比如说许仪。
    在他看来,这种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而且常年的禁卫生涯,枯瘦皇宫的生活让许仪对于战场厮杀有着强烈的渴望。
    “好,许将军,朕就拨给你1000虎豹骑,3000禁卫,追击那诸葛村夫。”
    见到许仪跳出来了,曹叡很高兴,立刻就拨给了军马,让他去追击诸葛亮溃军。
    吕麒和姜维见状,也立刻请命,曹叡很高兴,相比于曹洪这些劳苦功高、威望素着的老将,还有夏侯信、夏侯尚这些正处于壮年的将领,青年武将显然更有冲劲,对于功业更加渴望,也更加容易拿这些军功诱惑他们。
    “好,二位各率领3000人马,配合许仪追赶诸葛村夫。”
    曹叡很高兴,立刻就拨付了人马,这样一来,曹叡的五万中军立刻就分出去了一万。
    “还有谁愿意领兵出战?”
    见曹叡这般情况,夏侯信有心阻拦,若是中军的力量太过薄弱,万一诸葛亮大军趁着中军虚弱,挥军杀来,那会是什么景象?可见到曹叡如此兴致高涨,若是此刻出言泼冷水,恐怕也讨不了好,还是等今日议事散了之后再说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曹叡又派出了3路人马加入了对诸葛亮大军的追击中,一下子,中军就少了两万多人马。
    “陛下是觉得,如今诸葛亮已经是丧家之犬,没办法对我军造成威胁了么?”
    人群散去之后,夏侯信见大帐之中就剩下了曹叡和贾逵,而看到贾逵似乎也有话要说。
    “姑父多虑了,对了,不知贾太守有何话?”
    曹叡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觉得夏侯信就是在杞人忧天,畏首畏尾。
    “启禀陛下,臣以为,四面八方皆打起诸葛亮的旗帜,而诸葛亮却只有一人,这便是故布疑阵,故而一动不如一静,我等只需要严守关隘和渡口,时日一久,那诸葛孔明大军自然溃散,即便他回了蜀中,这精锐尽失,至少数年之内无法出川,反而我军可以步步紧逼,蚕食入川的关口。
    陛下如今将麾下兵马四散,中军力量薄弱,若是那诸葛孔明率领精锐杀来,恐怕会危及陛下安慰。”
    “贾卿过滤了,如今那诸葛孔明四散军队,却又打起他的旗帜,不过是故布疑阵罢了,目的就是为了他能够率领精锐逃脱。”
    曹叡明显陷入了经验主义,很多时候,面对大军即将溃败,主帅总会留下人马断后,或者吸引敌军追赶,确保忠诚自己的精锐部队能够突围,保存实力。
    所以,曹叡觉得眼下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确认哪一支才是诸葛亮大军真正的精锐所在,这样才能够聚而歼之,以绝后患。
    “陛下,贾大人所言甚是,若是陛下中军兵力不足,而诸葛亮大军前来攻打,势必会牵动荆北及关中兵马前来救援,到时候诸将担忧陛下安危,纷纷勤王救援,反而会打破眼下部署,给诸葛亮出逃之机。”
    曹叡见自己的决策遭到了夏侯信和贾逵两人的反对,心中不悦,不愿再和两人说话,直接从帐中离开,留下了夏侯信和贾逵两人。
    “卫将军,恐怕你我二人这番劝谏,已经让陛下不悦了,只是这般分兵下去,中军缺少卫戍,恐怕真会危及陛下安危。”
    “陛下心意已决,又是少年心性,一心想要摆脱老臣掣肘,自然不会再听你我的建言了。”
    “那你我又该如何是好?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吧?”
    ————————随着源源不断的军报传来,在永安对岸,宜都以及房陵等方向都传来了诸葛亮大军出现的消息,而且每一支队伍都打起了诸葛亮的旗帜,这么多的信息汇总在一起,除了让众人迷惑之外,更多的人相信诸葛亮大军依然溃散,如今想的不过是如何让更多的兵马逃出包围圈。
    而此刻的长江南岸,邓芝也终于得到了潘璋的回复。
    作为盟友,理当守望相助,江东愿意借道和提供粮草给蜀军,但却有条件。
    其一,赵云自荆北俘获战马需全部交给江东,其二,借道可以,但江东军粮本就不足,且为了保证江东所属荆南安全,蜀军将士当放弃兵器甲胄。
    这样的条件直接让邓芝差点当场翻脸,若不是因为自己人少力弱,恐怕说不得就会潘璋刀兵相见,第一条还能够接受,可第二条,放下兵器之后,万余将士手无寸铁,这和将自己洗干净了之后放到别人的案板上有什么区别?何况,江东还有信誉可言?那可是有前车之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