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泄”
    与“没”
    ,消息内容便接近了然了。
    连贯起来,第一个传递的消息可译为:秉芳此次被州府查封,是内部人“泄”
    密告发,但是这个叛徒至今“没”
    有查到。
    这则消息肯定不是指没有叛徒,不然书写密信的方式会把“殳”
    字提到“世”
    字前面。
    崔翁看向第二个消息:石洛、兰、尉。
    幸亏他知道“石洛”
    二字是前刺史穆泰的本名,否则连头绪都展不开。
    穆泰的“泰”
    ,是陛下赐名,可是此逆贼没担起陛下对他的期许,到了平城后未正式任职就行反叛之举。
    绢帛上这个消息既然以穆泰起首,说明买家是此逆贼的余孽势力。
    是仇人的可能性不大,穆泰有两子,长子已死,次子被发配去凉州,都不是难打听的消息,没必要通过秉芳买消息。
    余孽……再结合上一个秘讯,经营秉芳的主家呼之欲出!
    要么是上上任刺史陆族的产业,要么是前太傅元丕一族的产业。
    继续往深推测,反贼余孽纠结的,一定不是穆泰被审,然后刑杀的事,因为那年是陛下亲来平城审的案。
    夜越深,崔翁的头脑越清晰。
    余孽在平城买穆泰的消息,那就一定是穆泰来平城赴任期间的事……截止到此贼被捉之前!
    被捉之前……被捉!
    崔翁想到了!
    那个时候平城被反贼把控,城门紧闭,人心慌乱,而后一夜之间反贼倾覆。
    有人传是因为穆泰先察觉到事情要败,于是这厮仗着武艺高强,抛下同伙单枪匹马从城西逃跑,结果被一名武功更猛之人活捉。
    穆泰是那场叛乱的首谋,被擒后,其余贼子更成乌合之众,很快尽被捉拿。
    绢帛上第二个消息提供的,莫非是当时活捉穆泰的勇士?贼孽心有不甘,想找到这名勇士杀掉泄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