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开口质问。
    贯丘己经为他说话,他必须自己争取。
    “改良马具从根本上提高了我军战力,这难道还不够吗?”
    关宁问道:“这种贡献还得不到一个优评?”
    “应得。”
    卢照龄立即附和,他才明白这才是关宁所说的惊喜。
    “这种贡献己经不是一个优等可以比拟的,毕竟提高军队战力,意义太过重大。”
    历修也是附和道:“我们在这方面己经超过了其他国家,更何况评等权限是在各部,既然工部认可,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是内阁大臣,说这样的话,分量很重,并且也堵住了他人的嘴。
    在给关宁评等上,是以各部衙主官为主。
    “改良马具,有这功劳足矣,我们工部应给优评,这也是给其他人做出表率,只要有功与朝廷,有利于民,都应当支持。”
    左侍郎敖光亮言正语重,更是让旁人哑口无言。
    实实在在的功绩,同样想要反驳,也无法反驳。
    至此。
    关宁拿到工部优等,也只剩下吏部,礼部两个部衙……距离继承镇北王位,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遥。
    最初定下艰难的条件,却走到了这一步,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内朝审议又成了关宁一个人的表演。
    对他的审议结束,可真正的审议还没有结束。
    在关宁离开之后,隆景帝终于从后面出来,他手中拿着一摞纸张,正是关宁提交的新军成立方案。
    “你们说这份方案如何,必须要如实说。”
    隆景帝声音低沉。
    “段盎,你怎么看?”
    段盎微微一怔,开口道:“以臣来看,极好。”
    “你们呢?”
    没人说话,这就是默认了。
    若不好,怎么能让关宁拿到优评。
    “就按这个执行吧。”
    隆景帝低沉道:“要加快点速度,新军成立时,着关子安入京受封。”
    所有人都是内心震动,这说明隆景帝也是认可这份方案的,至于招关子安入京,就别有深意了……
    “是。”
    众人应下。
    “薛怀仁留下,你们离开。”
    “是。”
    众人告退,只留下了薛怀仁。
    “对于关宁,你怎么看?”
    “才学无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