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一个小弟子屁颠屁颠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一脸呆萌地问:“仙师啊,我这心里有个大大的疑惑,就像那夏日的蚊子,嗡嗡嗡地绕个不停。
    我就想问问,为啥有人在拉肚子拉得稀里哗啦之后,还得再个汗呢?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儿‘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千年的智慧与慈祥,仿佛在说:“小伙子,你这问题问得好,问得妙,问得我这老骨头都想给你鼓鼓掌!”
    接着,他捋了捋那飘逸的胡须,缓缓道来:“大下之后,若是再汗,哎,这人呐,指定得哆嗦成筛子,脉象也变得跟细线似的,微弱得很。
    为啥呢?还不是因为里里外外都虚了嘛,跟那刚被台风扫过的房子一样,摇摇欲坠,风一吹就要散架了。”
    咱们先来说说这“大下”
    的事儿。
    在中医里头,“大下”
    啊,可不是说某人突然变得特别大方,慷慨解囊那种。
    它指的是拉肚子拉得厉害,肠胃里的存货都快被清空的那种状态。
    想象一下,你吃了顿火锅,结果辣得肚子翻江倒海,一晚上跑了十几次厕所,那感觉,是不是整个人都虚了?
    这时候,如果你再被家人或者医生安排去汗,比如说捂上几层厚被子,或者喝上一碗热辣辣的姜汤,试图通过出汗来驱散体内的寒气或者湿气,那你可就惨了。
    为啥?因为这时候的你,身体已经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就像是被台风洗礼过的城市,基础设施(比如水电、交通)都瘫痪了,你再来个“人工降雨”
    ,这不是雪上加霜嘛!
    那么,“复汗”
    为啥会导致人“振寒”
    ,也就是打寒战呢?这是因为,当你身体里的水分大量流失,阳气也随着汗液或者粪便排出体外,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就开始报警了。
    它现:“哎呀,这能量不够用了,得赶紧想办法!”
    于是,身体就会通过打寒战的方式,试图产生更多的热量,来弥补这种能量的不足。
    这就好比你的手机电量只剩下1,你还在疯狂地刷抖音,结果手机就开始疯狂震动,提醒你:“哥们儿,再刷就要关机了!”
    至于“脉微细”
    ,那就更好理解了。
    脉搏,就像是身体内部的“天气预报”
    ,它反映了我们身体的气血状况。
    当你拉肚子拉到虚脱,再一汗,气血就变得更加稀薄,就像是被稀释了的果汁,浓度大大降低。
    这时候,你摸自己的脉搏,就会感觉它跳得又细又弱,仿佛随时都要停止跳动似的。
    那么,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既然大下之后不能汗,那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嘿,别急,在中医里头,讲究的是“辩证施治”
    ,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你拉肚子拉得厉害,那就得先止泻,补充体液,让身体恢复到一定的状态。
    这时候,你可以喝点淡盐水,或者吃点止泻的中药,比如黄连素之类的。
    等身体稍微恢复点儿元气了,再考虑是不是需要汗。
    如果确实需要汗来驱散体内的邪气,那也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比如说,你可以喝点温热的小米粥,出点微汗,这样既不会伤津耗液,又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小弟子,一脸好奇又认真地跑来找张仲景仙师,眨巴着大眼睛问:“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如果一个人呢,他先是被下了泻药,然后又汗过度,结果呢,白天就烦躁得要命,根本睡不着觉,一到晚上却又安静得像只小猫咪,既不吐也不渴,看起来也没啥外感的症状,脉摸起来沉沉的,微微的,身上也没啥大热,这种情况该咋整啊?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救他于水火之中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