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菁靠在车门上,懒懒散散的,从姿势到语气,都透着股不可一世。
    怎么哪儿都有她,言抒看见就头疼。
    “我还真是高估了你了。
    我当你和陈小鸥两个臭皮匠,能拍到多珍贵的素材呢,原来也不过是普通人家的吃吃喝喝,充数罢了。”
    言抒疲于应对,“您那么独到的挖掘素材的眼光,就别浪费在我身上了。
    祝您的取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经播出,大获成功!”
    言抒一口气说完,不想和邵菁多废话一句,拉着纪珩就要走。
    “明天就是肉孜节了,当初可是你和导演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个选题要出一期专题的,可别掉了链子。”
    翌日,几个人起了个大早,只开了一辆车,开出去八九公里,在一家小破旅行社门口停下了。
    旅行社的牌匾被挤在“烟酒糖茶”
    和“汽车美容”
    中间,牌匾后的铁架子泛着锈黄,而牌匾上的图文,被太阳日复一日地灼烤,掉色得不成样子了,只能依稀看出上面写着“伊游旅行社”
    的字样。
    铁拉门勾勒出一个窄小的门头,四个人挤进去,空间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地板嘎吱响,破头烂尾,前台上七七八八散着几张宣传页,印刷拙劣,有些地方甚至重影、对不上版。
    后面坐着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姐,及肩的头发烫成规律的波浪卷,远看像抻开的钢丝刷。
    大姐正悠闲地嗑着瓜子,看到纪珩他们进来,一口瓜子皮吐在地上,张嘴揽客。
    “几位看看落地团啊?”
    “嗯,体验肉孜节的。”
    纪珩淡淡地说。
    大姐往纪珩身后扫了一眼,“四个人?”
    “嗯。”
    “明天早晨发团,当天回来,能吃饭能参观,一人98。”
    纪珩捡起手边的宣传页随意扫了眼,“有没有一会就能出发的?”
    “一会就出发?你想包团啊?四个人包,反正也行,就是贵点,合下来一个人158,条件都一样。”
    纪珩掏出钱包,点了八张,递到大姐眼前。
    “一共八百,不坐你的车,省下的油钱和剩下的钱,雇你当一天导游。”
    大姐笑纪珩不懂行,“不是,弟弟,我们有导游,我干不了那个,我得在这儿看店面。”
    “哪还有你干不了的活,是吧,杨月华?”
    一直到上车,杨岳华都还在嘴硬,“你拽我上来也没有用,导游那活儿,我说干不了就干不了,你们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导游你干不了,给人代驾,你总能干吧?”
    说完给杨月华看了眼手机里的照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