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越国公封王一事,众臣没有反对的。
    徐闻在新皇登基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支持,大家都能看得到。
    加上他的功勋,已经到封无可封的程度。
    唯有封异姓王方能酬功。
    再则为人臣者,最高荣誉无非那几个,青史留名,封侯拜相。
    徐闻的功劳实在太大了!
    靖难头号功臣,五朝元老。
    数月前洪熙帝就想封他为王。
    更何况新皇宣德,还是徐闻一手调教的。
    如果有徐闻这个活着的异姓王先例在前面,那不就证明后来者也能复刻这条道路?
    所以大部分臣子都是支持的。
    可对于当事者来说,徐闻对于越王的态度是可有可无。
    以他现在这个地位,不需要这个异姓王来彰显这个身份。
    至于异姓王所能享受的那些仪仗待遇,他更是不在乎了,当然他也理解朱瞻基的心思。
    先皇封了王,如果自己不封,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而且徐闻这种支持力度,如果不进行封赏,其他朝臣会怎么看待。
    所以徐闻也只能在心中暗自叹气,出列跪谢道。
    “多谢陛下好意,异姓王之事,如臣答先皇所言,此有违祖制,臣万不敢受,还请陛下收回旨意。”
    老样子,刚刚得到升迁的徐华,徐谦两兄弟也都站了出来,和父亲共同进退。
    这让大殿上的众臣,有一种这画面我是不是看过的既视感。
    几个月前同样的场景刚刚生了一次,这又来?
    杨士奇果然也站了出来,支持自己老师。
    众臣恍然,果然还是这一手啊,你们几位能不能换一下套路?
    可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并不是朱高炽,而是骨子里倔强的朱瞻基!
    朱瞻基打小就对徐闻十分崇拜。
    在其内心深处,早已视徐闻为父。
    他不允许相父吃一丁点的亏!
    如果皇帝想要耍赖,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朱瞻基展现了一次。
    他起身走下丹陛,看向徐闻:“太师不满意封王,可是嫌越王太小?那朕现在可封太师为九千岁!”
    殿中群臣大惊。
    新皇怎么这话都说出来了?
    最哭笑不得当属徐闻。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
    九千岁可不兴封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